1.教育福利
新加坡政府学校优先录取本地公民(Citizen)和永久居民(PR),永久居民入读政府学校可享受超低学费,每年大概7千到1.7万人民币,而国际生读政府学校每年3-7万人民币。
虽然费用不高,但是教育质量“非常高”,2019年的QS公布最新大学排名:
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南洋理工大学排名并列亚洲第1,全球排名第11位!
2.购房福利
新加坡李显龙总理提出的“居者有其屋”政策,就是专门利好新加坡公民和PR。新加坡组屋只能由公民和永久居民购买。正常面积的商品房在新加坡都是100万新币起,而组屋比商品房便宜5成以上,2居室才30多万新币,在成熟地区也就40多万,真正的白菜价。
组屋的申购资格非常复杂,除却身份、收入等两项最重要的指标,还有年龄、是否成熟社区、户型等等的具体分类,小编大概说下身份+收入这一类最重要的划分。
注:家庭成员的组合可以是买家+配偶/父母/孩子。年龄要满21周岁。
1.新公民+新公民:所有组屋都可以买
收入低于12000新币:可以买BTO,转售组屋,公寓。
收入12000~14000新币:可以买EC,转售组屋,公寓。
收入超过14000新币:可以买转售组屋、公寓。
但是如果是几世同堂的家庭,家庭收入上限提高到了18000新币。
2.新公民+永久居民:所有组屋都可以买
收入低于12000新币:可以买BTO,转售组屋,公寓。
收入12000~14000新币:可以买EC,转售组屋,公寓。
收入超过14000新币:可以买转售组屋、公寓。
3.新公民+EP/SP/DP/WP/LTVP(准证的有效期大于6个月)
只可以买转售组屋、公寓。
不能买BTO和EC。
PS.如果满足35岁及以上,首次购房,家庭月收入不超过5000新币,可以申购2房式新组屋,另外房子相当于是公民以个人名义购买,不是双方共有的。
4. 满3年的永久居民+满3年的永久居民
可以买转售组屋,公寓。
5.单身人士,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购买组屋:
公民
年满35岁的未婚或者离婚单身人士
年满21周岁的丧偶单身人士或者孤儿
(1)父母双亲的至少其中一位,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者永久居民。
(2)兄弟姐妹不能已在这个单身计划下购买了组屋。
月薪低于6000新币,月薪超过6000,只能买转售组屋。
除此之外,还有配额限制:
购买组屋需要满足EIP和SPR配额。EIP指的是民族融合政策,同座组屋的非马来西亚籍永久居民的比率不能超过8%。
SPR配额详情如下:
3.医疗福利
新加坡拥有发达的医疗设施及医疗水准,可以让全家高增无忧。根据全球医疗卫生组织调查排名,新加坡医疗体系全球排名第六。此外,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身份费用会比外国人低许多,一些项目还可以享受政府较多的津贴,比如卡介苗外国人要1000块一针,而拥有永居身份仅只要17块。
4.工作利好&带薪假期
众所周知,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,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。学生拿到永居身份可大大提高就业机会,赚取国际工作经验。根据调查,2017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3400新币/月哦。
在新加坡,雇员服务的第一年,享有最少7天,最多21天的年假,多数雇员享有2至3星期年假,以及有薪病假。新加坡每年有11天法定假日。如果法定假日刚好遇上雇员休假日(例如星期天),则紧接的下一个工作日自动成为有薪假期,不过,一些公司或行业则有不同安排。
雇佣法令规定的其他有薪假期,包括:
病假:服务满6个月的雇员,可享有每年14天的病假。申请病假须出示由公司医生或政府医生发出的病假单。
特别事假:不少雇主允许雇员在直系亲属去世时,有3天特别事假。婚假:多数新加坡公司设有婚假,一般是3天。
产期:受聘至少180天的女性雇员,生产后享有8个星期产假;有些公司也让刚当上父亲的男性雇员享有3天的“父假”。
5.公积金制度
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始于1955年,是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。经过多年发展,这一制度已经成为集养老、保健、住房、家庭保障等多种功能为一身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。
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面向所有受雇的公民和永久居民,目前的缴交额为工资的30%至36%,其中20%为雇员缴纳,雇主缴交10%到16%。在新加坡经济较好的时候,公积金的缴存率曾高达40%到50%。
6.养老福利
在新加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老金账户,每个人缴至55周岁,如果达到政府规定的最低限额,就可以不缴了。政府2005年7月1日规定最低限额为9万新币,2013年将升至12万新币。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公民自62周岁起就可每月获得政府养老金。如果死亡,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将转给其受益人。
7.家庭团聚签证
很多留学生在新加坡在读或者毕业后,可以申请到新加坡永久居民。他们的父母、结婚后的岳父母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可以申请来新加坡长期居留。这个签证的有效期,跟随孩子的永久居民证的有效期,一般为5年或者10年,可以多次往返。持有这个签证,父母可以在新加坡与孩子联名开公司、做生意等。
上一篇: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选择移民新加坡?